2025年7月18日,韵达四川峨边县网点购置的无人车在峨边完成首次商业化测试运行。当天,这台无人车从峨边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20公里山路,为红旗镇送去包裹,再载着山货“回家”。
红旗镇位于峨边西南部,属于典型的山区乡镇,传统物流运输成本高、时效慢。这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便利,也阻碍了特色农产品的外销。
今年,韵达四川峨边网点负责人杨卫鑫将目光投向了智能快递无人车。“我们引进的这辆无人车搭载了高精度导航系统和先进的自适应避障技术,能够灵活应对山区公路的复杂路况。单程约20公里的路程,对于无人车来说,显得游刃有余。”杨卫鑫介绍说。
上午10点,韵达无人车经过45分钟的行驶,准时抵达红旗镇韵达快递集散点。红旗镇四坪村村民刘红梅和乡亲们围了上来,眼神里充满了好奇。这辆没有驾驶室的“铁盒子”,真能自主行驶,把家里种植的农特产品安全送到城里?当她听到杨卫鑫介绍说,回去时就能把她的农产品带走,而且能实现“24小时进城”时,村民刘红梅笑得格外灿烂。
返程时,韵达无人车的货厢装得满满当当:除了乡镇站点发往县城的快递包裹外,还有村民们临时塞进来的蜂蜜、腊肉、高山萝卜。
“以前这些山货只能等赶集天卖出,现在有了无人车,我们随时能寄递,比如寄水果,瓜果都可以寄,还有我们这里面的农特产品都可以寄。”村民刘红梅笑着说。
“无人车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然后到了乡镇,每天的货是准点到乡镇。乡镇上的村民有发货,我们也可以及时地拉回我们的网点,然后再发往全国各地,这个无人车,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韵达四川峨边网点负责人杨卫鑫说。
值得一提的是,杨卫鑫已经在规划下一步:“我们后续计划再购置1台无人车,争取在偏远乡镇地区多设置几个无人车短驳点,通过串联站点,让韵达服务网络更深入偏远乡村地区,让村民寄递更方便。”
下午2点,韵达无人车满载着山货返回峨边县城。车身上沾着山路的泥土,却闪着温暖的光。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测试运营,而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山区物流的难点,也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可能”。
正如杨卫鑫说的:“科技不是冷冰冰的机器,是帮农民把山货变成‘金疙瘩’的暖手宝。当无人车在山路上跑起来,跑的不仅是货物,更是村民的希望,是乡村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