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出发了。”9月2日9时50分,遂宁高新区天一·国际陆港圆通快递分选线前,仓库管理员黄科打开手机App,轻轻点击“取货完成”。随即,一辆满载着600多件包裹的无人驾驶配送车启动,朝着18公里外的遂宁市船山区桂花镇快递网点驶去。
同一时间,桂花镇快递网点负责人孙奇拿起手机,App上弹出配送车出发的提示信息。“半个多小时就能到。”他赶紧清理好卸货场地,做好接货准备。
这段时间,遂宁市乡镇道路上多了一件走村串乡的“稀罕物”——无人驾驶配送车。它往返于各个乡镇快递网点和农户之间,装载的大多是发往乡镇的快递,还有送到城里各大商超的新鲜农产品。
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始探索布局低速无人驾驶管理模式,遂宁市交通运输局联合网信、公安、经信、住建等部门,出台《遂宁市低速无人驾驶装备示范运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为行业提供了从准入到运营的全流程管理方案。虽然遂宁并不处于探索第一梯队,但有本土企业从中看到了机遇。
位于遂宁高新区的铁牛时代科技(四川)有限公司(简称铁牛科技),就是无人驾驶配送车的研发运营企业。“有了方案后,我们立即启动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落地运行流程,并把乡镇快递和农产品配送作为重点应用场景。”公司负责人张小雨说。
铁牛科技为何重点关注乡镇?张小雨解释,乡镇道路路况简单、车流量低,便于无人驾驶配送车行驶。更关键的是,乡镇不仅有大量的快递配送需求,还有大量的生鲜农产品需要快速进城。
在桂花镇快递网点卸完货,无人驾驶配送车未作停留,立即调转车头驶向10多公里外的唐家乡渔舟村。11时15分,车辆平稳驶过一个自来水安装施工现场后,准时停靠在村民孔玉清家门前。
“杨红星家,2个南瓜、5斤辣椒、5斤黄瓜……”孔玉清用手机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打开车门,再次清点一大早从各家收来的新鲜农产品,并整齐码放进生鲜保温箱中。
这一车来自周围10户人家、总共227元的农产品,孔玉清已对接好,准备用无人驾驶配送车运往遂宁城区的生鲜连锁超市——美邻超市。“以前大家卖点农产品,都要清早自己送到城里。现在我自己就成一个网点,每天收集大家的新鲜农产品,一辆无人驾驶配送车就能直接送出去。”孔玉清说。
张小雨介绍,目前公司已完成遂宁80%乡镇的路线测绘,已投入运行52辆无人驾驶配送车,每天配送量达300趟。其中,三分之二用于快递配送,三分之一用于农产品配送。
快递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链条中的各个岗位借助无人驾驶配送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收入。
“配送一次物流成本只要39元,一车货能赚100多元。”孔玉清说,这样既能赚钱,又能帮大家卖货,一举两得。黄科也举例,一件快递利润只有5毛钱,由分拣员、快递员、网点分摊。减少一个人工成本,就等于增加了这条线上其他岗位的收入。“快递员被替代后,就能去配送一些单件效益更高、地址更分散的散货。整体来看,配送效率和快递员的收入都得到提升。”而在孙奇的快递网点,红色的“超时件”标记比去年少了八成。
在遂宁,铁牛科技还有更多规划。“接下来,我们计划在遂宁投放300辆无人驾驶配送车,和交通运输、交警等部门共享路况数据,提升运输效率。同时,公司将建立农产品云仓,并与人社部门合作,吸纳富余的快递员、网点负责人参与云仓站点的运维管理。”张小雨说。
这也是孔玉清的计划。“不光我这一个站点。这两天我和村里几个年轻人聊了聊,他们也可以加入,共同成立多个站点,把更偏远村落的农产品集中起来销售。”孔玉清说,唐家乡的早熟花生很受城里人欢迎,她希望明年用无人驾驶配送车把早熟花生运进城里,卖个好价钱。